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秦皇岛应该是河北最有名气的城市之一。这里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的十四座城市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著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如今的秦皇岛不仅仅拥有旅游行业,在装备制造、临港物流、粮油食品加工、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也有不俗的成绩,形成“1+6”比较完善的产业结构。
在年秦皇岛市共实现.8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全省第8,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秦皇岛共下辖4个区、3个县,共7个区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秦皇岛市各区县在年的GDP情况。根据高低,依次为海港区(.21亿元)、昌黎县(.25亿元)、抚宁区(.51亿元)、青龙满族自治县(.39亿元)、卢龙县(.13亿元)、山海关区(86.51亿元)、北戴河区(69.41亿元)。
和很多城市内部发展格局不一样的是,秦皇岛市市辖区经济并不是全部处于领跑位置,而是县域经济在中游水平,市辖区经济分布在两头。处于第1的是海港区,其在年GDP为.21亿元,处于领跑位置,且具有较大的优势,位列第2的昌黎县仅仅.25亿元,海港区拥有.96亿元的领跑优势。
这很大原因是在于海港区为秦皇岛市的主城区,也是市委、市*府所在地,凭借*治优势,形成了金融、文化、贸易、教育、科研优势,推动了其经济的发展。昌黎县以.25亿元位列第2,虽然与海港区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同时也遥遥领先身后的区县,未来这种“局面”将不会改变。
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县三地的经济差距不是很大,最高的抚宁区为.51亿元,最低的卢龙县为.13亿元,差距仅有3.38亿元。谁一旦懈怠,就将出现被赶超的风险。卢龙县以微弱劣势,遗憾位列第5,但其发展前景很大,在依托传统的农业优势以外,比如甘薯、酒葡萄等,也在发展工业,在钢铁、建材等领域已经有所突破。
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处于最后两位,它们的GDP总量都未到亿元。其中,北戴河区仅仅69.41亿元处于垫底的位置。这两个市辖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旅游胜地,度假天堂。像北戴河区的北戴河、鸽子窝公园、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皆是不错的去处,但也是因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实力并不是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