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大话正史系列,讲的都是正经的历史,讲的正不正经,你看看就知道。本文所有史实都出自专业历史学家的手笔,绝无瞎编乱造,绝不采用非专业来源的网络资料。我们只是好玩的搬运工。
1、八旗铁*,你要这棒子何用?
努尔哈赤从年起兵,统一建州,封龙虎将*,灭哈达,斩辉发,亡乌拉,到年称汗,建立后金。25岁的小伙子,也变成了年近花甲的老人。然而这个老人,没有退休年龄,只能永不停歇地一直战斗下去。
战斗靠的是*队,努尔哈赤靠的就是八旗*。满洲八旗在自己和儿子们的带领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八旗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首先,八旗确定了基本的作战单位,是人。有了标准单位,如何组合拼接,在战术安排就非常灵活了。然后,兵种上分三个等级,前锋、骁骑、护*,也就是说要拼命升级。旗下的*民平时生活在一起,是宗族兄弟,自家人自然要全力以赴。旗主是老大,旗下的一切都听旗主的,相当于一个拿着股权的老大,带着大家冲。这种战斗力简直是创业团队的梦寐配置。
八旗*是以骑兵为主的*队。战马是士兵自己养,不过不准圈养,只能野外放牧。马也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在困难时不撂挑子。出征时,自带武器干粮,跃马驰突,速战速决;在战斗间暇,脱缰放牧,不需要后勤,机动性极强。
骑兵作战时,分“死兵”和“锐兵”两种。死兵在前,人和马都披重甲,一人两匹马,死一匹就换另一匹接着冲。不可以退,退的话会被后面的锐兵掩杀。号角响起,铁骑奔驰,冲锋厮杀,有进无退,无可争锋。
每次战后,立刻论功行赏,按罪惩罚,绝不拖延。经常战后,劫掠的奴婢牛马财物堆积如山,八旗围坐,一同分赃。就在现场,这是你的拿走,这是他的拿走,太刺激了。谁不看着眼馋?对八旗*而言,打仗就像是*品,欲罢不能。每次出兵,就如同过节,家里妻儿个个都喜笑颜开。
此时的努尔哈赤,却笑不出来。后金与叶赫显然已成不可解的死仇。以现在后金的实力当然不会把叶赫放在眼里,问题是几次三番,明朝已经明显站到叶赫那边了。要对付叶赫,必须要先打垮明朝在辽东的势力。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明朝经过抗日援朝和不断激化的*争,实力已大不如前了,但这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谁又敢轻易去惹呢?这个事,努尔哈赤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哪怕立国称汗的事,这时也是个内部机密,还没敢让明朝知道。
努尔哈赤决定先探探其他的路。于是派兵向北边的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继续开疆拓土。半年后,大*回到赫图阿拉。这些遥远的小部落,自然是不堪一击,大*所至纷纷归附,然而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天寒地冻,费半天劲也抢不到多少东西。这条路行不通。
努尔哈赤犹犹豫豫了一年。当蒙古科尔沁部归附,纳入满洲正*旗,实力又增强不少。他终于下定决心,咬紧牙根,明朝算老几,整就整,谁怕谁?
(八旗旗主)
2、大尝胜果,萨尔浒血战四方
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找了七个借口,所谓七大恨,正式对明朝公开宣战。具体七个借口,就不说了。当然里面少不了第一美女东哥,这个借口都已经用烂了。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率两万兵进攻抚顺城。努尔哈赤从来就不是有勇无谋的人。有先发制人的机会,当然不会傻傻的硬攻了。先派了一批八旗兵以马商混进城去,里应外合,轻松攻下抚顺城。守将李永芳投降,后来努尔哈赤将孙女嫁给他,成为少有的汉*贵族。
攻占了抚顺城后,后金*大肆抢掠。第二天,八旗坐地分赃,被眼前一群群的人畜,向山一样的财物,惊呆了。人畜三十余万,每人分得十几头,大家围着分了五天才分完。然后毁了抚顺城,退兵。这次出人意料的大收获,让后金欣喜不已,彻底坚定了努尔哈赤的决心。
五月,攻取抚顺、铁岭间的十几个小城。七月,又在南面入边墙,攻破重镇清河城。明朝朝野震动,万历帝决定调集人马,加征辽饷,征剿赫图阿拉。
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本来打算在明朝出兵前先铲除掉叶赫。谁知明朝的动作不慢,已经开始调动兵马,向辽沈集结。努尔哈赤赶紧退兵,回家准备又一次的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明朝兵分四路,各路2万多人,分别从开原、抚顺、清河、宽奠出发,打算分进合击,直捣赫图阿拉。这时八旗兵总人数约6万多人,全部集结在一起。努尔哈赤吼道,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一路去,会是谁的血要流呢?
抚顺路明*的老大,外号杜疯子,率*疾行,从沈阳出发,一天就到了抚顺,三天到了萨尔浒。分兵为二,一部在萨尔浒山下结营,亲率一部到吉林崖攻打界藩城。
这一天,努尔哈赤分二旗截击吉林崖的杜疯子,亲率六旗猛攻萨尔浒大营。后金铁骑,全力突击,一举攻破明*大营,然后挥师驰援吉林崖。明*前后受敌,血流成河,全*覆没,杜疯子战死。
第二天,开原路的明*,一看杜松战败,立刻转攻为守,兵力一分为三,组成牛头阵。努尔哈赤率八旗直接冲垮一只牛犄角;再攻入牛头,主帅逃走;再包围另一只犄角,以多战少,猛攻,明*全*覆没。叶赫派来的援*,这时还没来得及从开原出发,闻讯赶紧逃回家了。
第三天,努尔哈赤在界藩城集结祭天,分赏缴获的武器装备,激励将士。然后,派一支*队防御清河路明*;其他主力一路奔驰,准备对宽奠路的明*和朝鲜*来个埋伏战。
第四天,宽奠路明*的老大,外号刘大刀,此时还不知道杜疯子已败。当后金*点燃刚缴获的明*大炮,刘大刀以为杜疯子已到,赶紧下令急行。一字长蛇*进入包围圈,被拦腰截断,前后夹击,全*覆没,刘大刀战死。剩下的清河路明*闻讯,慌忙退兵。
短短几天里,后金*彻底粉碎了明朝的剿杀,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强大的自信心,面对这样一个大家伙,动动又何妨。
(萨尔浒之战)
2、伸脖一刀,双贝勒降是不降?
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同年,后金*攻下开原、铁岭,大肆劫掠,毁城而去。把明朝打懵了,就可以彻底解决掉叶赫了。努尔哈赤率大*出发,疾行4天,分别包围叶赫东城、西城。
这时东城的贝勒叫金台石,是孟古格格的哥哥,也就是皇太极的舅舅。攻城前,要金台石投降,他不听,说我是大丈夫,不像明朝人,怎么能投降呢,宁可战死。努尔哈赤下令猛攻,挖洞炸开山城,一拥而入,金台石被围困在楼上。
金台石叫皇太极过来,说你是我外甥,你要说不杀我,我就下来投降。皇太极对从未谋面的舅舅说,你犯了好多事,你下来,带你去见父皇,由父皇决断。金台石不肯,派了个近臣去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怒数金台石种种罪行。近臣回,金台石仍不敢降。
皇太极又把金台石的儿子抓过来劝降。金台石还是不降,于是下令进攻。金台石的妻子见状不好赶紧下楼投降。金台石走投无路,只好说,大丈夫岂能受制于人,死了算了。金台石举火自焚,又没烧死,被俘后缢杀。
东城被攻破了,西城闻风丧胆,守将开门投降。后金*攻入,将西城贝勒布扬古围困在楼上。布扬古是古勒山之战被打死的叶赫贝勒之子,也是第一美女的哥哥。
大贝勒代善前去劝降布扬古,饮酒起誓,说你投降了,我就不杀你,我要杀了你,老天惩罚我,但你要不投降,我一定杀了你。于是,布扬古开门投降,送去见努尔哈赤,当天被缢杀。
年,叶赫亡。
(明末女真部落分布图)
3、攻城拔寨,战神亦难违天命
对明朝而言,此时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辽东大乱之时,明朝内部又出大问题了。年七月,明神宗万历帝驾崩。八月初一,长子继位,九月初一,吞服红丸也驾崩。一个月死两个皇帝,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葩。天启帝继位后,朝内*争激烈,边关的事更是一塌糊涂。
面对如此机遇,红了眼的努尔哈赤,虽已过花甲之年,依然是杀气腾腾。第二年三月,努尔哈赤攻入沈阳,屠城七万人。五天后,又向辽阳进发。第二天包围辽阳城,第三天攻城,第四天破城。随后整个辽东七十多个城逐个失陷,明朝再无辽东,明*退守广宁。
辽阳是明朝辽东的首府,是最繁华的大都市。努尔哈赤攻下后,这回没有劫掠一空,反而把老婆们接了过来,决定迁都辽阳。第二年,又旁边另建辽阳新城,称东京。
(辽东各古城分布示意图)
不久,努尔哈赤继续率八旗兵渡过辽河,向广宁进发,途中围西平堡。明*听信叛将孙德功的建议,组织附近3万兵前来增援。但刚一接触到后金*,孙德功掉头就跑,明*大溃,在广宁南被围歼,3万人马全*覆没。孙德功退入广宁城后,控制了城防,剃发开门迎接努尔哈赤。广宁城破后,辽西四十多个城池先后失陷,明*退入山海关。
占领整个辽宁后,努尔哈赤碰到了更加棘手的截然不同的新问题。之前打江山时,*民都属于八旗,国家就是*队。而现在不一样了,那么多汉民,显然不能编入八旗,也不能都做奴婢,更不能都杀了,还不知道有没有异心,这真是个烦人的事。
首先是强令剃发,违者杀。然后,把辽西赤壁清野,把锦州广宁的大量居民迁往辽东。再加上各种动荡和奴役,使得辽民倾家荡产,颠沛流离,于是逃亡、投*、袭杀、暴动此起彼伏。努尔哈赤从来就是马上来马上去,这种事还真是不擅长,折腾了好几年也不见起色。
年三月,努尔哈赤不顾大家反对,执意要迁都沈阳,称盛京。原因是,沈阳更利于进攻明朝、蒙古和朝鲜。努尔哈赤要回到自己擅长的事上来。同年,六次派兵征讨,统一了东海女真。第二年,统一了更遥远的黑龙江女真,把疆域大大拓展到现在的俄罗斯境内。或许努尔哈赤的天命其实是:统一女真。
(后金迁都示意图)
年正月,努尔哈赤率13万大*,从沈阳出发,穿越几乎无人区的辽西,围攻袁承焕镇守的宁远城。围攻4天,无法破城,损失惨重,只好无功而返。这是后金与明朝交锋以来的首次败仗。
四月,努尔哈赤远征蒙古喀尔喀部大胜而归。但是,胜利难以排解失败的苦闷,再加上年迈体衰,积劳成疾。当年八月十一日,背上*疽发作,不治而亡,享年68岁,葬于沈阳城内,后迁葬福陵。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地铁票上的沈阳福陵)
本文史实来自:
1、《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李治亭,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2月
2、《清史十五讲》,何孝荣,凤凰出版社,年6月
3、《努尔哈赤传》,阎崇年,北京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