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赛道模式决定盈利潜能,顺丰和加盟快递的 [复制链接]

1#

顺丰控股()7月17日晚公告,受益于时效产品、特惠专配产品及新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6月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41.25%;业务量达6.89亿票,同比增长84.22%。营业收入和业务量双双创出新高。

其中,公司速运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2.01%,市占率9.22%,较去年同期上升2.37个百分点;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26.35%。

按月度数据统计口径计算,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41.85%;业务量达36.56亿票,同比增长81.35%;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57亿元,同比增长60.44%。

值得一提的是,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已占年度营业收入.93亿元的62.56%。

天眼查数据显示,顺丰控股系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不仅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也提供包括仓储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发展,顺丰控股已在物流圈构建了集物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开放生态系统。

生命周期定位:层次化+重货化,双线重归平衡

对比来看,顺丰在业务和经营上的演化节奏比国际巨头更早熟。超前布局新业务曾让公司对传统优势板块聚焦不足,未能吃透市场,提早走入了盈利阵痛期。

经过两年的调整,顺丰的中短期主线已经回归快递,并加速对高增长市场的渗透;而综合物流也不会因短期盈利阵痛而放慢,双线平衡将是公司发展的常态。

中期主线回归:层次化加强品牌建设,重货化深挖消费升级

年以来,公司中短期主线回归快递——特惠专配填仓、时效业务调整——有效缓解了新业扩张的盈利阵痛,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产品体系的调整。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中短期主线回归反映出管理层极致务实的双线平衡战略。

主线回归的“表”是推出特惠专配、调整时效业务,“里”是快递业务的层次化、重货化,“核心”是品牌建设、需求挖掘。

复盘国际巨头的成长路径,业务体系层次化是巩固品牌地位,建立细分市场护城河的常用手法。

作为直营龙头,顺丰时效的品牌度一直广受认可,但经济业务区分度不足曾让两块业务自相冲突。

特惠专配的推出既是公司下沉电商件,加速渗透高增长领域,也是在划清服务层次度,巩固时效件品牌度、护城河。

重货化是货品结构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传统商务件增长趋稳后,对快递需求的进一步挖掘。

实际上,顺丰H2就已经发生这种转变,年以来,疫情的冲击加速了航空货运结构的调整。

空运和陆运的区别不止在时效,还包括品牌度、稳定性、安全性等。

长期价值创造:基础物流逐步扭亏,综合物流继续积淀

中短期主线的回归不意味着长期价值创造的停滞。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综合物流布局不会因短期盈利阵痛而放慢,快递和综合物流的双线平衡将是常态。

综合物流是快递巨头的发展终局,但是,做大综合物流(重货、冷链、货代、供应链、合同物流)是全球范围的困局。近年来,UPS、FedEx、DHL的综合物流业务收入CAGR不到10%。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作为全球最年轻的物流龙头,顺丰的未来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国际对比来描绘。顺丰做综合物流有国际巨头不具备的三大契机:

1.规模够大的市场。

2.成熟的物联网技术。

3.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

赛道、模式决定盈利潜能,填仓+协同是降本的下一个看点

顺丰和加盟快递的成本差异不在管控,而在赛道、模式。顺丰时效件毛利率超20%,具备明显的溢价;直营模式下,费用率较高是净利润率略低的主要原因。

顺丰和加盟快递的成本差异不在管控,在赛道、模式

时效件是一个利基市场,规模不足电商件的25%,均价比电商件高3倍,成本结构迥然不同,无法直接比较。

成本结构上,顺丰时效件的运输成本率略高,但人工、折旧、租赁的成本率低于通达百的平均水平,这种反差恰恰说明时效性有更高的溢价。

对比来看,顺丰的净利润率略低,主要原因在公司费用率较高。

管理费用率高是直营模式的费用表现,其收益维度体现在网络管控、风险防范、资源调度三种能力上,这和时效件、综合物流赛道匹配,也符合顺丰技术驱动型物流的格局。

产能利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空运和揽派将是重要优化环节

年,顺丰以填仓模式下沉电商件市场,车辆装载率提升明显;而在航空运输、快递派件等环节,顺丰的优化空间还很大。

广发证券分析师采用类似的方法测算了FedEx的航空装载率。

假设每架货机每天往返一个来回,可测得FedEx财年的航空装载率超过70%(未考虑航班数量变化)。

揽派方面,广发证券分析师同样对标FedEx。财年。

假设顺丰末端的派件效率和FedEx相同,即航空件快递员日均派26件,陆地件快递员日均派件81件,那么顺丰理论的快递员日均派件量约为70件,远高于年的41件,提升空间达71%。

网络协同将突破成本管控瓶颈,合网利润率较分网高4pcts

网络协同是市场认知的又一个盲点。FedEx的陆空分网模式、UPS的陆空并网模式,哪种模式的成本效率更高?

通过对业务的详细拆分,广发证券分析师发现,陆空网络小协同的利润率较陆空分网的利润率高4pcts。

FedEx分网模式下,航空件(Express)和陆地件(Gound)是两个事业部,独立运营核算;其中,航空件包含国内航空件、国际航空件以及国际航空重货,陆地件包括普通陆地件和Smartpost(USPS承担最后一公里)。

从国际业务营收结构上看,FedEx和UPS的跨境快递占比超70%,可以认为,二者的盈利能力相似。

假设UPS的国内航空件营业利润率约为FedEx航空件营业利润率,国内陆地件营业利润率约为FedEx陆地件营业利润率,广发证券分析师可以测算出UPS分网运营情境下的理论利润率:

UPS分网营业利润率=

(FedEx航空件营业利润率×UPS国内航空件收入+FedEx陆地件营业利润率×UPS国内陆地件收入)÷(UPS国内航空件收入+国内陆地件收入)

测算出的分网营业利润率比UPS实际的营业利润率低4pcts左右,可以认为网络协同的成本效率显著。

总结来看,顺丰相对于通达百的优势在赛道好且溢价高,相对于FedEx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低且易管控。

业内人士表示,顺丰控股的高速增长期也正是快递行业价格竞争白热化的时期,部分快递企业甚至已经从增收不增利陷入到增量不增收的境况。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顺丰控股依然保持既增收又增利,就显得殊为不易。

券商人士认为,顺丰控股过去多年的持续投入,在未来有望进入收获期,通过提升资产利用率带来盈利的持续快速增长。

扫码加入物流知识智库,获得专业行业研究报告。

进一步交流请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