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穿越百年时空,和您共赴一场文化盛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愈 http://m.39.net/pf/bdfyy/

01

年10月10日,北京城万人空巷,拥挤的人群潮水般涌进一扇高耸的朱漆大门,等待着一睹门内那些藏蕴千年的秘密……

这座大门,就是故宫博物院的乾清门。

这一天,是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的日子。

然而,仅仅在八年之后,故宫博物院就不得不与它庇护几百年的无数珍藏告别。

年,侵华日*攻破山海关,战火马上就要烧到北京。

眼见故宫文物就要落入贼寇之手,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心急如焚。

斟酌再三,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南迁国宝!

消息一出,举世骚然,鲁迅、胡适等文化名流公开反对。的确,局势动荡、路途颠簸,要在这种情况下转移这么多无可复制的珍贵文物,谁都没有把握。

万一文物有失,责任谁来承担?

究竟迁还是不迁?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时间不等人,为了保住故宫的文物,易培基咬牙下令:迁!

他的这个决定,为我们保全了数不清的来自祖先的文化遗产,却给他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一项“非法处理故宫金器”的罪名压在了他的头上,易培基百口莫辩,最后郁郁而终……

此后十数年间,一批批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智慧财富的宝贵文物,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南迁征程。

这些文物前后历经了七次迁移,一部分直接跨越海峡,落户台湾;其余大部分得到妥善保存,等待着多年后重回故宫……

经历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如果你来北京,如果你的时间只够参观一个地方,那么十个人中会有九个人告诉你:去看故宫!

这座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其规模之宏大、藏品之丰富,没有哪个国家的哪座建筑,可以与它媲美。

正因魅力如此之大,故宫博物院成为几十年长盛不衰的旅游打卡圣地。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不断高涨,故宫的热度更是持续攀升。

今年五一假期,故宫的门票毫无悬念地一售而空,无实名制的邀请函甚至被炒到元。

02

时间倒回到年,帝制终结,民国创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北京成立。

这个陌生的名字,与另一座中国重要的博物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它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国家博物馆,它的文物藏量高达百万件,其中更铭刻着深深的国家印记。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石鲁先生。他是我国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创作的《转战陕北》《延河饮马》和《山区修梯田》等作品为时代留下了艺术创作的高峰。

年8月,年8月,年2月27日,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先生带领其子女们,先后三次将珍藏的石鲁遗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一批捐赠的件作品涵盖了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

?第二批捐赠的89件套(件)包括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

?第三批捐赠了件石鲁先生的重要作品。像石鲁先生家属这样的人和机构,还有很多……

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已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可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比肩。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03

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位居城中心位置不同,北京还有一座重要的博物馆,却深藏在绿树成荫的老北京城极为有价值的胡同片区。

这就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国子监。

元大德十年(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

至永乐二十年(2年),南京国子监盛况空前,学子达多人,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

至清朝开国,清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至乾隆朝,国子监重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

来到国子监,有一棵树不能不看。

国子监内古槐成片,寓意监生们可以考中高官之意。

在国子监的“辟雍”殿西侧的圆水池旁,高矗着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主干北侧还有很像被用利器砍过的痕迹,人们将此槐称为“罗锅槐”。

这里面还有一段传奇故事:辟雍原本是周代时的太学,是周天子讲学的地方。

北京国子监的辟雍是由当时的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刘墉主持修建。

当时没有辟雍的图纸,周代时的辟雍是什么样子也不清楚。刘墉召集设计人员和工匠们研究分析。

当时辟雍又有“璧雍”的叫法,刘墉从“璧”的外圆内方的形状着手考虑,主持设计出正中为正方形的宫殿,四周为圆形环绕的水池。

这样形成了“辟雍泮水”的图样。乾隆对这个设计很是满意。

乾隆五十年(年)二月初四日,乾隆亲临辟雍讲学,刘墉陪着乾隆和众官员视察。

乾隆看见了这棵罗锅形的古槐,立刻计上心来。因刘墉经常给乾隆出难题,这回乾隆也有了机会。

乾隆就问:“众位爱卿,此古槐像谁?”因有刘墉在场,众官笑而不答。

乾隆又说:“此槐罗锅,有失大雅。”于是下旨,砍掉古槐。

刘墉忙说:“万岁!以后老槐附首聆听万岁讲学,乃是大大忠臣。”

刘墉的回答让乾隆无话可说。乾隆听了,只好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此后,这棵古槐被称为“罗锅槐”。

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趋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国子监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作用也随之消亡。

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裁废国子监,设置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如今,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为大众感受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传统的重要场所。

04

博物馆不仅有大量的文物供我们观赏,更是一座座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如今,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喜马拉雅上线了博物馆奇妙之旅。

您现在登录喜马拉雅领取礼包即可免费收听。

在这里,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将为您全方位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传授毕生人生智慧,解码传统文化的背后逻辑和应用指南,指出化解人生困境的实用方法。

《曾仕强讲中华文化·大合集》播放1.32亿,深受大家喜欢。

“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先生将带您深度游历故宫,了解故宫年风云史,熟悉与故宫相关联的人的命运。

阎崇年首档音频节目《阎崇年:大故宫年风云史》用充满温情和敬意的态度,还原大故宫年风云史。

而主持人、书评人樊登先生也将在这里展开一场《樊登精读论语》的解说,开讲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式《论语》”。

在回归原典中,直击社会痛点,挖掘典型案例告诉您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如何用《论语》。

除了上述的专辑外,《傅佩荣的人生哲学课》《曾仕强讲道德经》等经典篇目更是广受文史爱好者好评。

无论您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创业者、管理者,还是职场新人、宝爸宝妈,抑或渴望摆脱困境的思考者,在喜马拉雅上,总能找到一份适合您的精神食粮。

还等什么?

赶紧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解锁声音世界中的博物馆奇妙之旅吧!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