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Zhang,清华国际部11年级学生,热爱历史文化。在本科普系列中,他对我国长城中十余个关隘逐一做了介绍。透过作者的独特视角,我们能收获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感受到他独一无二的求知体会和历史情怀。
长城居庸关
AbriefintroductionofJuyongguanPass
??点击音频收听详细科普
下拉文章为科普全文
??友情提示:
·音频为全英文
·音频和文章在主题内容上一致,细节上有少许不同
最后,让我们回到明代的都城北京,登上明长城内三关中最重要的一关——居庸关。
出北京城区,向西北行驶,不久便可以看到连绵的群山,那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交接处的*都山。燕山山脉,东西走向多公里,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太行山脉,南北走向多公里,是华北平原与*土高原的分界线。
北京坐落在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边的燕山,西边的太行,是它得天独厚的一道天然屏障。在这道天然屏障上,在*都山中有一条峡谷,自古就是从西北方向进出北京最近、最直接的通道。
这条长约20公里的峡谷,早在春秋时期,是燕国的居庸要塞,汉朝时这里已设有居庸关,后来,这个关口还曾叫过“纳税关”、“西关”、“*都关”等等。不管名字如何,它重要的交通和*事地位不曾改变。
明朝开国后,徐达最先修建的就是居庸关一带的长城防线。土木堡事变之后,以及戚继光主持维修长城时,都对居庸关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将居庸关打造成一个多层次的*事防御系统。整个居庸关峡谷,自北向南,共有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下关城和南口五道长城防线,因此人们称之为“关沟”。
我们进入关沟南口,不久便到达居庸关城。准确地说,这是居庸关的下关城,上关城现在已是一片废墟。
进入关城南门,瓮城里有一座供奉关羽的关帝庙。从西侧攀登长城,山峦重叠,满眼都是绿意。多年前,金人评选出燕京八景,眼前的这片绿色,是其中之一的“居庸叠翠”。登上最高处的12号敌楼,向南可以看到广阔平原上的北京城,向北可以看到八达岭长城在群山中蜿蜒,向下看,是峡谷中的居庸关城。下山到关城北门,瓮城里有一座供奉北方镇守大神的真武庙。北门有真武大帝,南门有关王爷,想必能给当年的守城官兵带来一份心理安慰。
全面修复后的居庸关城,周长4公里。城里有官署、仓库、书院、戏台、牌坊和多处庙宇,有一座纪念明朝守城大将的忠烈祠,其中一位将领,曾经想出了在冬季用布帐围在被攻破的城墙上边,浇水结冰堵住缺口的方法。
关城中还有一处元代遗迹——云台,这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筑成的过街塔的塔基,雕刻着许多精美的佛像和经文。
从*事设施,到儒家的书院,佛家的佛像,道家的庙宇,还有官署戏台等人文景观,居庸关城内包含了中国古代*事、宗教、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等等方面众多的信息。
年云台,门洞里留有明显的车辙痕迹。据说是因为元朝的皇帝们受不了北京夏季的炎热,常年取道居庸关北上避暑,来来往往从云台下经过。
他们可曾记得,当年成吉思汗绕道紫荆关从金人手中拿下居庸关的战事,还有金人从辽人手中夺取居庸关的艰苦鏖战。他们没有想到,不久明朝的*队将夺取居庸关,把他们彻底赶回了凉爽的大草原。明朝的皇帝们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李自成的农民*浴血奋战取得宁武关大捷,居庸关守*不战而降,北京失守,大明王朝随即灭亡。而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短短的42天,满族骑兵就从山海关进入中原,建立了清王朝。
我抬头仰望居庸关城楼,那里高挂着“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居庸关,在辽、金、元、明四个朝代,战也好,和也罢,失去了这座关口,就失去了北京城,失去了北京城,就丢掉了江山。
居庸关,与王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许,这是它敢称“天下第一”的底气。
更多科普???
系列科普简介:为什么要修建长城?(附英文解说音频)
系列科普:长城山海关(附中英文解说)
系列科普:有故事的长城*崖关(中英文解说)
系列科普:丝绸之路上的天下第一雄关
系列科普:玉门关和阳关的兴衰,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中英文)
系列科普:长城关隘中战争最多的雁门关
系列科普:长城宁武关、偏头关,惨烈战争下的和平愿望
系列科普:正在消失的长城关城——紫荆关,倒马关和龙泉关
同学们家长们,不妨把我们“设为星标”★、点个“在看”吧!不错过中美新鲜事~
点击“阅读原文”可预约咨询留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