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前,我从楼梯转角摔下,母亲递来一瓶饮料作为安慰。
细长的玻璃瓶身,明亮的橙色果汁,漂浮着许多饱满的果粒,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喝到的橘橙类饮料。饮料喝完,瓶子要送回小卖铺,回收再利用。
长大以后,我又喝了各种橙子类饮料。
老牌大哥健力宝,洋货品牌芬达、美年达,高端国货冰峰、北冰洋……但味道与小时候最接近的,还属可口可乐旗下的果粒橙。
跟小时候那瓶橙汁悬浮的果肉不同,果粒橙的橙子肉,干瘪且重,扎堆沉入瓶底,每次喝的时候都得颠倒摇晃。
沿着童年记忆,我在一个神奇的拍卖网站,找到了八十、九十年代流行的橙子饮料——存放了二十多年,还没开封的老古董“粒粒橙”,双炬和力源泉两个牌子都是上海的厂家。
没错,这就是小时候的橙子汽水。
来源:收藏
看图,果不其然!这些果粒仍然饱满的悬浮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橙子类饮料的故事,还得从一粒果肉说起。
01果肉悬浮也曾是“卡脖子”难题?
90年代,粒粒橙曾是国内最热门的网红饮品。
作为舶来品,粒粒橙完成本地化的产品升级之后,以独特的观感和口味,打败一众国内外同类竞品,跃升饮品之首。
它的四个竞争对手,各个大有来头,看似彪悍,细究有漏洞可寻。
美国勒特(LITTLE)公司的“鲜宝”牌粒粒橙汁;
美国阿美利西亚(AMERISIA)公司的“宝鲜”牌粒粒橙汁;
新加坡百佳(POKK人)公司的“百佳”牌粒粒橙汁多;
香港富贵贸易商会的“新鲜”牌粒粒橙汁。
来源:粒粒橙汁的研制及生产工艺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就这4款产品进行了分析比对,发现它们在砂囊完整度、悬浮状况、浑浊程度方面,无一款能达到完美。悬浮好的,砂囊破碎。砂囊饱满,又全都下沉。(砂囊,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果肉)
我个人认为,这里头表现最佳的“百佳”,做到了“砂囊完整、饱满,大部分下沉,少量上浮,浑度较差”,但是比起前面两瓶国产老古董粒粒橙,还是差之甚远。
产品技术难题,就是国产粒粒橙弯道超车的机会。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实验厂、甘肃省商业技术研究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以及相关学者,向“如何提高粒粒橙的生产新工艺”发起总攻!
率先攻克“柑桔砂囊分离技术、汁胞悬浮技术”等难题,帮助国产粒粒橙超越当时市场上的美国、香港及新加坡的粒粒橙汁,跻身饮品前列,有力抢占国内市场,成为国货之光。
关于汁胞悬浮技术,我用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它们为何牛。
首先,这个汁胞悬浮就是不符合动力学规律的,为了实现悬浮效果,一方便要添加稳定剂,另一外面还要照顾汁胞壁表皮细胞与介质溶液的渗透关系,同时还得考虑稳定剂致使浑浊的问题。其中某一个变量,都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务必把表皮细胞、多角形细胞、小分子物质、密度差、纤维素、粒子中立、动力学稳定系数等等,以及层层环节,全部放在一起统筹考虑,铺成一张我们无法看透的数理化难题。
看来无论是今天的芯片,还是九十年代的果肉悬浮,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话语权。
来源:收藏
02为什么过去的果肉漂浮,现在的沉沦?
“晶莹饱满的粒粒可以均匀地悬浮在果汁中,不仅外观好,且饮用时有较强的实物感和爽脆感,可以充分体现粒粒橙汁的特色。而脱水,糜烂的“粒粒”易沉在果汁底部。食用时有食渣之感觉,影响风味。因此选用品质良好的粒粒,是保证饮料风味的主要因素之一。——柑桔“粒粒”品质与“粒粒橙汁”风味的探讨
这段话提到的“实物感”和“爽脆感”,我上最近一次体验,是奶茶的“啵啵”,一种用明胶混合水制作的小圆粒。再往前,是杨枝甘露奶茶里的柚子砂囊,颗粒感十足。
粒粒橙这款产品曾那么火,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
我的第一直觉,是制造工艺太复杂,标准太高。比起其他饮品,它更像一款精致的艺术品。
沙粒分离制粒包括混合液处理、筋络清除等16种工艺,要想达到粒粒饱满,还得选用优良的蜜桔;汁胞悬浮要兼顾密度、浓度、温度,特别是粒粒橙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加热排气、杀菌等受热阶段。在受热条件下,汁胞密度变化更加复杂,过热会炸。
只可惜,这项技术除了提高观感之外,并没有其他不可替代性,也无法直接创造更高的经济受益,在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注定要被市场抛弃。
来源:网络
90年代,国外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几乎垄断中国市场,健力宝通过10年持续发展,成为抗衡国外名牌饮料的主要力量。
年之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继续在中国深耕扩展,雀巢、红牛相继进场角逐。台资饮料康师傅崛起,娃哈哈、汇源果汁等民族品牌在外资台资的夹缝中,顽强茁壮成长。
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成功推出了“美汁源果粒橙”,一款同样含有果肉的橙汁。并于年计划以总价亿港元现金收购汇源果汁。收购失意后,可口可乐在不含气饮料业务继续超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帮助果粒橙连续两到三年30%~40%的增长速度。
打着“含真正果肉的橙汁饮料”口号的果粒橙,从此站稳了中国市场。
来源:网络
回过头来看,它其实就是粒粒橙的升级版。品牌方称“产品口感与众不同,如产品里有果肉,能让人联想到许多好的感觉,如自然、营养、健康,并且非常真实。”
不同的事,果粒橙没有刻意追求果肉砂囊颗颗饱满,并且还要悬浮在果汁中,果粒橙省去了许多制作环节和添加剂,重点优化了瓶胚杀菌的冷无菌设备投入。
同样的果粒,十年前是观感的噱头,十年后却成了健康的标签。
粒粒橙落寞,注定是时代的选择。
03为什么橙子口味的饮料受欢迎?
粒粒橙、果粒橙,都是果肉类口味的饮料。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橙子味的汽水。
网上有一张国产老牌汽水的集体照,我数了一下,18款里有一半是橙子口味的。其中就包括了,声名远扬的冰峰和北冰洋。
来源:网络
南方喝凉茶长大的孩子可能对冰峰和北冰洋不太熟悉,它们其实代表了两座城市的情怀。
今年,“66岁”的西安老牌汽水和“85岁”的北京老牌汽水,陆续传出要计划上市奔赴资本市场的信息,媒体频频打出“夺回被可乐抢走的亿市场?”的讯号。
一时间,俩老带动国内汽水市场的迅速壮大。
国产品牌北冰洋、冰峰、健力宝、华洋、宏宝莱、山海关、崂山可乐,以及在年重磅回归的,当年与北冰洋并称南北二洋的华洋汽水等,纷纷做出改变,主打“健康”,优化品牌印象和包装,打破地域性魔咒,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来源:网络
目前中国前十大饮料品牌仍然近乎被国外品牌垄断,其中可口可乐占据60%,百事可乐35%。国产品牌要打的是一场硬战。
中国饮料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好。人们偏爱橙汁类饮料和碳酸饮料。
何以得来这个结论?
在英国碳酸饮料市场上,橙子口味所属的柑橘类汽水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可乐,排名第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冰峰还有葡萄、哈密瓜等其他口味,但最受欢迎的,一直是玻璃瓶的橙子味。年,冰峰正式推出了苹果味汽水,但销量只有橙子口味的十二分之一左右。
而橙子之所以能成为饮品口味优选,跟它们酸酸甜甜的味觉属性、饱满更易辨识的气味,有绝对的关系:
甜中带酸,不会太腻。
酸中带甜,不会太飒。
香中带爽,醒脑解压。
04国产饮料企业面临怎样的困局?
90年代,可口可乐、可口可乐进驻中国市场,至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前面提到年可口可乐曾想计划以总价亿港元现金收购汇源果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亮红灯,中国商务部一纸禁止收购裁决宣告结束。
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