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五月节前后,吃桲椤饼是山海关古城特有的风俗。相传在明朝戚继光镇守山海关时,桲椤叶饼从南方流传到这里。到了这个时候,有人去长城沿线山里采摘鲜嫩桲椤叶,有人去集市去买,人们都张罗着包桲椤饼。
桲椤叶即桲椤树的叶子,中医认为有活血的功效。桲椤叶饼其风味独特,清香开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季节特色美食。
包桲椤饼并不复杂,先将桲椤叶子在清水里洗干净,把边缘修剪整齐,再放入凉水里备着。面是白薯磨的面粉,山海关人管它叫粉面子。用响边的水(大约七八十度)和一半的面,另一半用凉水和,再放到一起反复揉搓后备用。馅儿就是物美价廉的韭菜馅儿,韭菜馅儿很简单,打上两个鸡蛋,再抓一把虾皮,搁上油就齐活了。
包制的过程也很有意思:把面团揪成饺子大小的面剂子(小面团子),擀成皮,再放入调好的馅儿,包成饺子状,外边用桲椤叶一箍,将叶根处的梃穿过另一边的叶子,完活儿!就这么简单。
待上锅大火蒸的时候,孩子们就围坐一团,哈喇子早都流下来了!那味道太香啦!
终于盼到揭锅了。当打开一个个桲椤饼时,大人们都不舍得下口啊。粉面子蒸熟后是透明的,里面绿的韭菜、白的虾皮、黄的鸡蛋若隐若现,在那一层若有若无的包裹下,如同被敷上一层薄纱,既玲珑剔透,又像雾里看花,美到极致了!
视觉的冲击到底抵不过味觉的诱惑,孩子们可没那么矜持,三下五除二的工夫,早已把肚子撑得溜圆,他们知道,再想解馋啊,就得等到明年喽!
俗话说:有买的就有卖的。这话一点都不假。每逢这时候,不管是十里八村,还是街头巷尾,你总会听到几声“桲椤饼啊,三块钱一个啦——”的叫卖声,然后指不定就会从哪家门里拧出个小脚老太太,或是窜出个齐腰高的愣头青,卖桲椤饼的胳膊上挎的筐是他们幸福的目标,花个毛儿八的尝尝一年的时令嚼谷——值!
现在的桲椤叶饼多以韭菜、猪肉、虾仁为馅料,熟了的桲椤叶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着桲椤叶散发出的沁人清香,实在是一道美味佳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