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潼关之战闯军和清军血战,如果张献忠来援,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战斗,李自成农民军虽有一定战斗力,但是军队战斗力、策略、装备都不如清军,你说这样战斗,打下去胜利一方只能是清军。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退出北京后,迅速来到河北,但这里始终不是自己的根据地,所以他打算撤回老巢西安。

李自成在山海关遭遇了沉重一击,但他的主力依旧存在,因而他还有很强实力。

所以,我们想要了解战争走向,必须了解战前两方的形势如何

除开军队实力外,李自成还控制陕西、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清军仅控制河北、山东大部分地区,李自成有足够力量和清军较量。

从兵力上看,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可实际上兵力没有达到百万之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李自成手中兵力绝对超过清军和吴三桂。

除了占据位置和兵力外,李自成还占据潼关、山西大部分地区,这让他进退十分方便。

所以,李自成返回西安不久,便组织军队迅速反击。李自成希望能以此次攻击,彻底让大顺军成功获得战略优势。

清军也没能让李自成松一口气,李自成返回西安不久,阿济格、吴三桂等人统领清军从大同迂回到陕西榆林,打算从陕西北部进攻李自成,以达到彻底灭亡大顺政权目的。

这一路清军总兵力在八万左右,其中五万人是沿途招纳旧明军队。

还有一路由多铎、孔友德、耿仲明等人率领,原本他们目标是进攻扬州,彻底灭亡南明。

局势需要,摄政王多尔衮将他们作战任务改为配合阿济格击溃李自成。这一路清军总兵力大约在两万左右。

也就是说,两路清军总兵在十万左右,但不要小看这十万兵力,多数都是拥有一定战斗经验老兵,这让他们对付李自成部散兵游勇有极大优势。

李自成得知清军动向后,迅速排兵布阵。

早先,李自成将主力部署在陕北洛川,打算在这里阻挡阿济格军队。在得知多铎军队即将对自己发动进攻,李自成立即改变作战计划,决定将主力部队转移到潼关,打算先打败人数较少的多铎部。

李自成率领主力部队抵达潼关后,觉得局势对自己十分不利,所以打算趁多铎脚步未稳,打算对其致命一击,接着再和阿济格决战。

可以说,大顺军和清军决战之一“潼关之战”是由李自成大顺军率先进攻。

大战爆发后,刘芳亮率领大顺军精锐向清军发动进攻。大顺军战斗力很强,可清军实力也不是盖的,经过一番厮杀后,清军将刘芳亮击溃。李自成见刘芳亮溃退后,立即率领主力部队和清军厮杀。大顺军打得十分顽强,可清军不仅人多,战斗力也强悍,很快便将大顺军击溃。

李自成见自己两次攻势都被化解,觉得正面和清军作战,根本没机会获得胜利,所以他改变了战术,采取夜袭模式击溃清军。

清军统帅多铎早就看透李自成图谋,立即组织力量顺利化解李自成夜袭。

大顺军队进攻接连被清军化解,这让清军统帅多铎觉得可以转守为攻,于是他们便将杀敌利器红衣大炮拿了出来,炮击大顺军防御工事。在清军猛烈轰击下,大顺军防线彻底崩溃,清军见状立即发动猛烈进攻。李自成看情况不对,立即下令反击,双方经过一番厮杀后,双方损失惨重,清军未能追击,只能说,潼关之战谁都没能占到便宜。可以说,清军和大顺军在潼关面前谁都没有讨到便宜,为避免损失扩大化,双方停止作战,等待何时机会再来一仗。

不过,李自成撤回潼关修正时,得知陕北防线被阿济格突破,李自成大吃一惊,立马决定退回西安,确保自己不会被包抄后路。李自成离开潼关不久,大顺军潼关守将马世耀率领手下将士投降,不久后其被杀死。

李自成得知潼关失守消息,立即整合兵马退出关中,打算在湖北地区和清军继续顽抗。

李自成主动放弃关中,其实是个很明智选择,为何这样说,清军实力强大,自己无力抵抗,为避免全军覆没,主动撤出关中,找一个合适地方图谋东山再起十分合适。

李自成本想撤出潼关让自己有机会东山再起,哪知清军一路追击,李自成疲于奔跑,一泻千里,最终沦为流寇,自己也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说个实话,大顺军主力部队虽然强势,可他始终不是清军对手,毕竟清军中老兵居多,这让他们作战经验丰富,同时还忠于满清。李自成部队看似人数多,但是这群人主要是原明旧部,对于新东家忠诚度有限,所以他们只要看到大顺军打了败仗立马就会倒戈清军。

可以说,大顺军总兵力高于清军,但是他们能打兵马并不多,这让他们在和清军正面交锋时一旦出现败局有可能导致全线溃退。

除开战斗力上不足,大顺军武器装备也不如明军,很多装备都源于孙传统时期,这让他们部队压根比不上同时期清军,毕竟他们有杀敌利器红以大炮,同时清军作战意志强于大顺军,这让他们有能力打持续战,反而大顺军无法保证状态,让他们很容易被清军抓住机会将其击溃。

可以说,大顺军人多可他们综合战斗力不如清军。

这期间,大顺军应该是汉人武装中精锐力量,既然连他都没办法击溃清军,其他部队联合起来自然也没办法击溃清军,毕竟清军是那个年代霸王级存在,想要击溃清军必须士兵作战能力、作战意志、武装、地势都要优于清军,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军队获胜。

这时候,有人提出,大西军不也是有一定战斗力,如果两方紧密合作是不是有机会击溃清军,我觉得不太可能,张献忠大西军和李自成大顺军不太和睦,双方因为曾经过节,让他们已经成为敌人。

所以,李自成在和清军交锋时,一部分大顺军在关内和大西军交锋,从中可以看出,双方合作是不太可能失去。

除此之外,潼关地形,不太适合大兵团作战,毕竟这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险峻之地,只要你能占据优势地势,完全有可能击败对手。

除了双方不和睦外,地势不适合配合作战外,还有就是,大西军战斗力不如大顺军,这让双方配合战有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灾难。所以,李自成综合判断后,不可能找张献忠,毕竟对手能力确实不太行。

李自成军队战斗力算是不错,可以压制各路明军,张献忠有些不一样,搞不定左良玉,这让他一直躲避左良玉,确保自己主力部队无忧。

张献忠部战斗力不可以,但是他手下还是有一定良将,比如李定国足智多谋,多次击溃清军,并将清大将尼堪斩杀。

因而,我觉得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潼关面前打配合战也不太可能击败清军,毕竟两方综合实力确实比不上清军,这让他们失败根本没办法避免。‘’

所以,我认为如果李自成大顺军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是清军统一中原最大敌人,毕竟他军队战斗力确实了得,要不然清军也不会放弃南下,主动打起配合战,击溃李自成。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