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300年的袁崇焕墓,第17代最后一位守墓
TUhjnbcbe - 2024/9/1 17:19:00
白癜风专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他曾经说过: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征收山海关。

01

你知道这个他是谁吗?他就是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在明思宗登位后,重用袁崇焕,并且击退了当时还未成名的皇太极。

但是之后魏忠贤的余党找借口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使用了反间计,袁崇焕被多疑的明思宗认为有通敌卖国的嫌疑,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放三千里,家产被没收。

而袁崇焕去世时在《明史》中有记载: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城百姓,从刽子手争取之。刽子手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间,由且唾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之。骨肉俱尽,只剩一首,传视九边。

悲哀啊!但也正是因为袁崇焕之死,直接导致了皇太极在攻打之时如入无人之境,明朝才会覆灭。

虽然一个忠君爱国之人去世,但是很多的老百姓都记得他,袁崇焕的旧部佘氏冒着生命危险将袁崇焕的头颅偷了出来,埋在了现今北京广渠门内佘家馆街的自家后院里。

02

而这位士兵一辈子都守着袁崇焕的陵墓生活,还留下了遗愿要子孙世世代代都要给袁崇焕守墓,至今已经十七代了,而十七代的守墓人是已经79岁的佘幼芝。

佘家还有一个流传了年的祖训就是:佘家世世代代不得回到广州顺德老家,只能留在北京为袁崇焕守墓;佘家后代都不能做官;佘家世世代代需要读书明义,把袁崇焕的英勇事迹一直传承下去。

佘幼芝在年轻时接过了守墓的职责,常年为了袁崇焕墓祠奔波劳碌。

佘幼芝的女儿在采访中说,从小时候有记忆的时候就知道父母每天都忙着查资料、写材料,跑遍了很多的地方,还用7个牛皮纸的本上记录了都做过什么。

03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佘幼芝的到处奔波下,终于被北京市文物单位定下,袁崇焕墓祠成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碑被重新树立,政府还投放了5万元修复。

但是在确定这是文物后,因为不能见明火,所以他们一家人都需要搬离这里住宿,佘幼芝在这里从小在这里生活,离开还真是舍不得。

之后袁崇焕的故乡,广东东莞修建袁崇焕纪念馆想要邀请老两口来立衣冠冢,可是儿子焦平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所以决定自己过去。

焦平在广东东莞执行完守墓使命后,和女朋友一同赶往了女友的老家吉林,但是在吉林舒兰,这位前途光明的青年因为一次车祸抢救无效去世了,年仅28岁。

焦平的骨灰被放到了袁崇焕纪念园中,而在袁崇焕的衣冠冢附近还立有焦平的雕像,佘幼芝给儿子改名佘焦平,希望他能代替佘家的后人继续守护下去。

在年8月12日,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袁崇焕的墓位于东城区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内。

结束语

佘幼芝一生都在为袁崇焕的墓奔波劳累,仿佛她来到世上的使命就是为了守墓,她身体力行八十多载用生命诠释了忠义精神。

她的一生都恪守祖宗遗愿,为大将军守墓,宣传袁崇焕忠君爱国的精神和事迹,值得我们的崇敬,佘老太太,您走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300年的袁崇焕墓,第17代最后一位守墓